HP Cloud Optimizer

适用于 Linux

软件版本: 3.00

定制以下手册或帮助内容的输出结果:

HPE Cloud Optimizer 交互安装指南

文档发布日期: 2016 年 1 月

软件发布日期: 2016 年 1 月

 
   
   
   
   
   
   

法律声明

担保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产品和服务的唯一担保已在此类产品和服务随附的明示担保声明中提出。此处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额外担保。HPE 不会为此处出现的技术或编辑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责任。

此处所含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受限权利声明

机密计算机软件。必须拥有 HPE 授予的有效许可证,方可拥有、使用或复制本软件。按照 FAR 12.211 和 12.212,并根据供应商的标准商业许可的规定,商业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文档与商品技术数据授权给美国政府使用。

版权声明

© Copyright 2015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商标声明

Adobe® 是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的商标。

Microsoft® 和 Windows® 是 Microsoft Corporation 在美国的注册商标。

UNIX® 是 The Open Group 的注册商标。

 
 
 
 

HPE Cloud Optimizer 交互安装指南

HPE Cloud Optimizer 概述

HPE Cloud Optimizer 是基于 Web 的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可分析虚拟化环境中元素的容量和性能趋势。可通过使用交互式控制面板提供环境概述、近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以及分类进行虚拟化监控。还可以监控云和虚拟机监控程序环境。

HPE Cloud Optimizer 可视化彼此上下文中的元素性能数据,帮助您快速分析瓶颈。HPE Cloud Optimizer 在单个界面中提供容量分析、性能监控、图形和报告功能。

选择任务

安装
升级
删除
配置

选择您要执行的任务。

选择安装类型

Virtual Appliance
Linux

选择要安装、升级或删除 HPE Cloud Optimizer 的安装类型。

HPE Cloud Optimizer 作为 Virtual Appliance 提供,可轻松部署到 VMware vCenter 中。Virtual Appliance 是一种随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程序附带的预配置、随时运行的虚拟机。还可使用基于 Linux 的安装程序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选择升级场景

将 HP vPV 版本 2.2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版本 3.00
将 HP vPV 版本 2.1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版本 3.00

选择要升级的版本。

选择安装首选项

有人值守安装
无人值守安装

选择您的安装首选项。

无人值守安装是一种自动化安装技术,所需的用户干预最少,而有人值守安装则需要用户操作。

选择安装首选项

图形界面
命令行界面

选择您的安装首选项。

图形界面为用户导航和交互提供了许多图形。

命令行界面则使用户能够在终端或控制台窗口中输入命令进行交互。

选择配置任务

配置 HPE Cloud Optimizer 与远程 HPE Vertica 通信
配置与 Tomcat 服务器的安全通信
添加在非默认端口上运行的 vCenter 服务器

选择您要执行的配置任务。

指定其他安装任务

疑难解答
使用 HPE Cloud Optimizer 命令
使用 HPE Cloud Optimizer 许可证

选择您要执行的任务。

查看或打印

您可以在屏幕上查看您的自定义文档,或将其打印出来。

如果计算机上安装了 PDF 打印驱动程序,则单击“打印”可创建根据您的选择自定义的 PDF 文档。PDF 打印驱动程序可以从多个开放源和第三方提供商处获得。

检查您的选项

根据您的选项自定义以下步骤。检查您的选项是否正确。

 

如果存在任何不正确的选项,请单击“更改”。

安装要求

在安装过程中,安装程序执行以下任务:

  • 检查系统是否满足磁盘空间要求。有关磁盘空间的信息,请参阅“硬件要求”。
  • 检查系统是否安装了任何其他 HPE 软件产品。例如: HPE Cloud Optimizer 与 HPE Operations Agent 版本 11.14 并存。
  • 提供系统磁盘空间和检测到的其他 HPE 软件产品的详细日志。
  • 提供已安装组件的列表。

备注: HPE Cloud Optimizer 仅支持 Linux 操作系统的 x64 位版本。

HPE Operations Agent 并存使用的以下文件的位置已更改:

文件名 旧位置 新位置
Viserver.properties /var/opt/perf /var/opt/OV/conf/PV
VILog4j.xml /var/opt/perf /var/opt/OV/conf/PV
pvcd.jar /opt/perf/bin/java /opt/OV/lbin/PV/java
log4j-1.2.17.jar /opt/perf/bin/java /opt/OV/lbin/PV/java

备注: 通用 jar 文件已移动到 /opt/OV/lbin/PV/java。针对某项技术的 jar 文件则属于 SMEPack 的一部分。

例如,VMWARE 收集器所需的 jar 文件显示在 VMWARE SMEPack 内的 java 文件夹中。

/opt/OV/newconfig/OVPM/smepack/VMWARE/java

 

先决条件

HPE Cloud Optimizer 要求防火墙上的以下端口处于打开状态:

端口 协议 方向 描述
8081 HTTP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 在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的系统上有防火墙的情况下,实现从远程浏览器访问 HPE Cloud Optimizer
8444 HTTPS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 在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模式下访问 HPE Cloud Optimizer
5480、5488 和 5489 HTTPS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

访问 Virtual Appliance 管理接口 (VAMI)

如果不在执行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升级,则建议将端口 5489 保持禁用状态

383 HTTPS 双向 (可能是 RCP) 适用于 HPE Cloud Optimizer 内部通信过程
5433 HTTPS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或远程 Vertica 系统 适用于 HPE Cloud Optimizer 数据库需求 (HPE Vertica)
443 HTTPS 进入 vCenter Server,HPE Cloud Optimizer 不直接连接到 vSphere 主机。该端口仅与 vCenter 相连。 确保从 VMware vSphere 目标收集数据
5671 HTTPS 进入 OneView 服务器 确保从 HPE OneView 目标收集数据
135 TCP 或 WMI 进入 Windows HyperV 主机 确保从 Hyper-V 目标收集数据。Windows 代理系统和 Hyper-V 主机之间的端口应在 Hyper-V 主机上打开
8100 HTTPS 进入 SCVMM 系统 确保从 SCVMM 目标收集数据。Windows 代理系统和 SCVMM 主机之间的端口应在 SCVMM 主机上打开。
22 TCP 或 SSH 进入 KVM 或 XEN 主机,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系统以进行管理/控制台访问 确保从 KVM 和 Xen 目标收集数据
35357 (Admin),8774 (Nova) HTTPS 进入 OpenStack 控制器系统 确保从 OpenStack 目标收集数据。
381 HTTP 进入运行 HPE Compute Sensor 的 VM 或物理系统 确保来宾操作系统向下钻取功能在 HPE Cloud Optimizer 中正常运行
: 作为 VA 强化的一部分,已在 HPE Cloud Optimizer 中的端口 5480、5488 和 5489 上禁用 Virtual Appliance 管理接口 (VAMI)。如果要启用 VAMI 服务以进行升级或任何其他操作,请执行以下命令访问 VAMI 接口:

/etc/init.d/vami-lighttp start

/etc/init.d/vami-sfcb start


如果不在使用 VAMI 接口,请停止以下服务:

/etc/init.d/vami-lighttp stop

/etc/init.d/vami-sfcb stop

先决条件

HPE Cloud Optimizer 要求防火墙上的以下端口处于打开状态:

端口 协议 方向 描述
8081 HTTP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 在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的系统上有防火墙的情况下,实现从远程浏览器访问 HPE Cloud Optimizer
8444 HTTPS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 在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模式下访问 HPE Cloud Optimizer
5480、5488 和 5489 HTTPS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

访问 Virtual Appliance 管理接口 (VAMI)

如果不在执行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升级,则建议将端口 5489 保持禁用状态

383 HTTPS 双向 (可能是 RCP) 适用于 HPE Cloud Optimizer 内部通信过程
5433 HTTPS 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或远程 Vertica 系统 适用于 HPE Cloud Optimizer 数据库需求 (HPE Vertica)
443 HTTPS 进入 vCenter Server,HPE Cloud Optimizer 不直接连接到 vSphere 主机。该端口仅与 vCenter 相连。 确保从 VMware vSphere 目标收集数据
5671 HTTPS 进入 OneView 服务器 确保从 HPE OneView 目标收集数据
135 TCP 或 WMI 进入 Windows HyperV 主机 确保从 Hyper-V 目标收集数据。Windows 代理系统和 Hyper-V 主机之间的端口应在 Hyper-V 主机上打开
8100 HTTPS 进入 SCVMM 系统 确保从 SCVMM 目标收集数据。Windows 代理系统和 SCVMM 主机之间的端口应在 SCVMM 主机上打开。
22 TCP 或 SSH 进入 KVM 或 XEN 主机,进入 HPE Cloud Optimizer 系统以进行管理/控制台访问 确保从 KVM 和 Xen 目标收集数据
35357 (Admin),8774 (Nova) HTTPS 进入 OpenStack 控制器系统 确保从 OpenStack 目标收集数据。
381 HTTP 进入运行 HPE Compute Sensor 的 VM 或物理系统 确保来宾操作系统向下钻取功能在 HPE Cloud Optimizer 中正常运行
: 作为 VA 强化的一部分,已在 HPE Cloud Optimizer 中的端口 5480、5488 和 5489 上禁用 Virtual Appliance 管理接口 (VAMI)。如果要启用 VAMI 服务以进行升级或任何其他操作,请执行以下命令访问 VAMI 接口:

/etc/init.d/vami-lighttp start

/etc/init.d/vami-sfcb start


如果不在使用 VAMI 接口,请停止以下服务:

/etc/init.d/vami-lighttp stop

/etc/init.d/vami-sfcb stop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可以从以下地址下载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http://www.hp.com/go/vpv。可以使用 VMware vSphere Client 的“部署 OVF 模板”功能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要登录到 Virtual Appliance,请使用用户名“root”和密码“vperf*viewer”。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VMware 文档”。

部署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HPE Cloud Optimizer 作为 Virtual Appliance 提供,可轻松部署到 vCenter 中。可以使用 VMware vSphere Client 用户界面部署 Virtual Appliance。

支持的 VMware vCenter Server 版本为 5.0、5.1、5.5 和 6.0。

要部署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请执行以下步骤:

  1. 打开 VMware vSphere Client。
  2. 输入凭据并单击“登录”。
  3. 选择“文件”>“部署 OVF 模板”。将打开“部署 OVF 模板”窗口。
  4. 单击“浏览”以浏览到保存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文件的位置。
  5. 单击“下一步”。窗口将显示 Virtual Appliance 的详细信息。
  6. 单击“下一步”。将显示最终用户许可协议详细信息。
  7. 单击“接受”,然后单击“下一步”。
  8. 在“名称”字段中输入 Virtual Appliance 的名称。
  9. 从“库存位置”树中选择要部署 Virtual Appliance 的位置。单击“下一步”。
  10. 选择要运行 Virtual Appliance 的主机或群集。单击“下一步”。
  11. 选择要运行 Virtual Appliance 的特定主机。单击“下一步”。
  12. 选择要存储虚拟机文件的存储位置。单击“下一步”。
  13. 选择存储虚拟磁盘所用的磁盘格式。单击“下一步”。
  14. 输入必需的网络属性,然后单击“下一步”。窗口将显示部署的详细信息。
  15. 选中“部署后开启”复选框。
  16. 单击“完成”。部署任务启动。部署后,Virtual Appliance 的名称将显示在 VMware vSphere Client 用户界面的树中。

备注: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 VMware 文档。步骤会因 VMware 而有所不同。

登录 Virtual Appliance

您可以使用用户名“root”登录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默认密码为“vperf*viewer”,建议登录后更改密码。

使用 Virtual Appliance 从 HP vPV 2.2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备注: 只能从 HP vPV 2.10 和 2.2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升级 HPE Cloud Optimizer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无法从 HP vPV 版本 1.00、1.10、1.20、2.00 和 2.01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此外,由于不支持回滚,请确保先拍摄 HP vPV 2.10 或 2.20 计算机的快照,再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如果已在 Virtual Appliance 上部署 HP vPV 版本 2.20,且要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升级:

: 将 HPE Cloud Optimizer 从早期版本升级到最新版本时,会修改 VAMI Web 服务器配置。修改前会备份原始配置。如果要恢复之前的 VAMI 配置,请执行以下步骤: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到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2. 运行以下命令:

    cp /opt/vmware/etc/lighttpd/lighttpd.conf.vPV cp /opt/vmware/etc/lighttpd/lighttpd.conf

    /etc/init.d/vami-lighttp restart


使用 Virtual Appliance 从 HP vPV 2.1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备注: 只能从 HP vPV 2.10 和 2.2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升级 HPE Cloud Optimizer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无法从 HP vPV 1.00、1.10、1.20、2.00 和 2.01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此外,由于不支持回滚,请确保先拍摄 HP vPV 2.10 或 2.20 计算机的快照,再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如果已在 Virtual Appliance 上部署 HP vPV 版本 2.10,且要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升级:

: 将 HPE Cloud Optimizer 从早期版本升级到最新版本时,会修改 VAMI Web 服务器配置。修改前会备份原始配置。如果要恢复之前的 VAMI 配置,请执行以下步骤: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到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2. 运行以下命令:

    cp /opt/vmware/etc/lighttpd/lighttpd.conf.vPV cp /opt/vmware/etc/lighttpd/lighttpd.conf

    /etc/init.d/vami-lighttp restart


删除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要删除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请关闭并删除 VM。

无人值守安装

要执行无人值守安装,请执行以下步骤: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
  2. 下载“.tar”文件。提取“.tar”文件的内容。

  3. 转到提取 .tar 文件的目录。

  4. 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以下语法:

    ./HPPV_3.00.xxx_setup.bin -i silent

    备注: 如果安装程序发现已经安装了 HPE Cloud Optimizer,它将在您运行 -i silent 命令时卸载 HPE Cloud Optimizer。如果未发现,它将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5. 要验证安装,请检查日志文件。

您可以在 /tmp/HPOvInstaller/HPPVInstallLog.txt 中查看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程序日志文件

使用图形界面进行有人值守安装

通过图形界面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要使用 X11 界面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请执行以下任务: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
  2. 下载“.tar”文件。提取“.tar”文件的内容。

  3. 要使用 X11 终端窗口开始安装,则需要导出 DISPLAY 变量以指向 X11 终端,请输入以下命令:

    export DISPLAY=<IP 地址/系统名称>:0.0

    其中,<IP 地址/系统名称> 是 X11 终端的 IP 地址或系统名称。

  4. 输入以下命令:

    <CD/DVD-ROM> HPPV_3.00.xxx_setup.bin

    其中,<CD/DVD-ROM> 是 CD/DVD ROM 的驱动器号。

    将显示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向导。此窗口显示引导消息。

    备注: 如果首次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则会在系统的 temporary 目录中创建包含安装参数的 ovinstallparams.ini 文件。在安装过程中,HPE 安装程序会检查是否存在 ovinstallparams.ini 文件。如果 HPE 安装程序在系统上检测到 ovinstallparams.ini 文件,则会显示一条消息,询问您是否要重用该文件中的值。

    • 单击“是”将使用配置文件中的值作为默认值。
    • 单击“否”将覆盖现有配置文件。

    如果 HPE 安装程序未找到该文件,系统会使用默认值在 temporary 目录中创建 ovinstallparams.ini 文件。要保存 ovinstallparams.ini 数据,请先将文件复制到其他位置,再安装其他 HPE 产品。

    如果您已将系统的区域设置配置为以下某种语言: 英语、日语和简体中文,则安装程序将在安装开始时提示您选择语言。您可以选择系统区域设置中设置的语言。如果系统区域设置被设为这些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则安装程序只显示“英语”。

  5.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向导上,单击“下一步”。将显示“许可协议”屏幕。
  6. 阅读许可协议条款。要继续安装,请选择“我接受许可协议条款”选项。安装向导将执行安装检查。
  7. 单击“下一步”。将显示“安装前摘要”屏幕。该屏幕显示将要安装的组件列表。

    备注: 如果系统上存在 HP vPV 版本 2.01 或 2.10,则可能会要求您对已安装的组件包执行强制重新安装。

  8. 单击“安装”。

    备注: 如果安装失败,则可回滚或退出安装。“回滚”选项将删除已安装的组件。

    单击“退出”将停止安装,但不会卸载之前安装的组件。

    下次开始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时,安装程序会提示您确认是要继续安装还是卸载 HPE Cloud Optimizer

  9. 单击“详细信息”选项卡并展开组件树以查看组件列表。
  10. 要查看系统上的日志文件,请单击“查看日志文件”。
  11. 单击“完成”以完成安装。

    备注: 如果需要重新启动系统,则在完成安装后会显示以下消息: “您可能需要重新启动系统以使系统配置更改生效。是否要退出此安装?”。

    建议安装后重新启动系统。

使用命令行界面进行有人值守安装

要通过命令行界面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请执行以下步骤: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
  2. 下载“.tar”文件。提取“.tar”文件的内容。

  3. 运行以下命令:

    如果在独立系统上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提取 tar 文件的目录>/HPPV_3.00.xxx_setup.bin

    如果您已将系统的区域设置配置为以下某种语言: 英语、日语和简体中文,则安装程序将在安装开始时提示您选择语言。您可以选择系统区域设置中设置的语言。如果系统区域设置被设为这些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则安装程序只显示“英语”。

  4. 当出现针对许可证信息的提示“我接受许可协议条款”时,输入“Y”接受条款并继续安装。安装程序将检查所有安装要求。
  5. 单击“Enter”继续。将显示安装前摘要。

    备注: 如果系统上存在 HP vPV 版本 2.01 或 2.10,则可能会要求您对已安装的组件包执行强制重新安装。选择“是”继续安装。

  6. 单击“Enter”继续。

    安装完成后,您将收到一条消息,指示安装成功完成。

使用安装程序从 HP vPV 2.2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备注: 只能从 HP vPV 2.10 和 2.2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升级 HPE Cloud Optimizer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无法从 HP vPV 1.00、1.10、1.20、2.00 和 2.01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此外,由于不支持回滚,请确保先拍摄 HP vPV 2.10 或 2.20 计算机的快照,再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如果环境中已安装 HP vPV 版本 2.20,且要升级到版本 3.00,则可以使用“.tar”或“.iso”进行升级。将“.tar”或“.iso”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并将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到 VM 上。

使用安装程序从 HP vPV 2.1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备注: 只能从 HP vPV 2.10 和 2.20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升级 HPE Cloud Optimizer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无法从 HP vPV 1.00、1.10、1.20、2.00 和 2.01 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3.00。此外,由于不支持回滚,请确保先拍摄 HP vPV 2.10 或 2.20 计算机的快照,再升级到 3.00。

如果环境中已安装 HP vPV 版本 2.10,且要升级到版本 3.00,则可以使用“.tar”或“.iso”进行升级。将“.tar”或“.iso”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并将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到 VM 上。

从 Linux 节点删除 HPE Cloud Optimizer

要从 Linux 系统删除 HPE Cloud Optimizer: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
  2. 转到 /opt/OV/Uninstall/HPPV
  3. 运行卸载命令:

    • 要使用 X11 界面,请在必要时导出 DISPLAY 变量以指向 X11 终端。然后运行以下命令:

      ./setup.bin

    • 要使用命令行界面,请运行以下命令:

      ./setup.bin

  4. 选择“卸载”。

验证安装

安装成功时:

  • Linux 系统将显示应用程序目录和数据目录路径。
  • 有关安装日志文件,请查看:
  • 对于 Linux: /tmp/HPPV_3.xx.xxx_HPPVInstaller.txt

    /var/tmp/HPPVInstaller/PerfUtil-mm-dd-yyyy.log.0

    在此实例中,mm 指示月份,dd 指示日期,yyyy 指示年份。文件名指示执行安装时的时间戳。

配置 HPE Cloud Optimizer 与远程 HPE Vertica 通信

要将 HPE Cloud Optimizer 配置为与 HPE Vertica 的远程实例进行通信,请执行以下步骤:

 

在要创建HPE Cloud Optimizer数据库实例的计算机上:

  1. 要创建 HPE Vertica 系统的数据库实例登录,请运行以下命令:

    su <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c "/opt/vertica/bin/adminTools -t create_db -s <主机名> -d pv -c <Vertica 数据库路径>/catalog -D <Vertica 数据库路径>/data"

    在此实例中,

    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是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主机名是 HPE Vertica 系统的主机名或 IP 地址。

    Vertica 数据库路径是 HPE Vertica 的数据库路径。

    例如,su dbadmin -c "/opt/vertica/bin/adminTools -t create_db -s 10.20.10.1 -d pv -c /vertica_disk/catalog -D /vertica_disk/data"

  2. 创建 HPE Vertica 用户。依次运行以下命令创建具有访问公共架构权限的 HPE Vertica 用户:

    • su <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opt/vertica/bin/vsql –c “CREATE USER <用户名> IDENTIFIED BY '<用户密码>'”

    • su <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opt/vertica/bin/vsql –c “GRANT ALL ON SCHEMA PUBLIC to <用户名>”

    在此实例中,

    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是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用户名是数据库实例的用户名。

    用户密码是数据库实例的密码。

HPE Cloud Optimizer 系统上: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
  2. 运行以下命令停止“ovtomcatB”和“pvcd”进程:

    /opt/OV/bin/ovc -stop

  3. 运行以下命令停止本地 HPE Vertica 实例:

    /opt/OV/bin/pv_vertica stop

  4. 转到 /var/opt/OV/conf/perf/
  5. 打开“PVHibernate.props”文件。在“PVHibernate.props”文件中编辑以下属性:
    1. 设置 hibernate.connection.url = jdbc:vertica://<IP 地址>:<端口号>/pv

      在此实例中,

      IP 地址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 IP 地址

      端口号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端口号。

    2. 设置 hibernate.connection.username=<用户名>

      在此实例中,

      用户名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用户名。

    3. 设置 hibernate.connection.password=<密码>

      在此实例中,

      密码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加密密码。

      : 要获取加密密码,请运行以下命令:
      pvconfig -en <密码>
      在此实例中,密码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解密密码。

  6. 运行以下命令更新配置数据库中的用户名、密码和连接字符串:

    1. ovconfchg -ns pvcd.dml -set username "<用户名>"

      在此实例中,

      用户名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用户名。

    2. ovconfchg -ns pvcd.dml -set password "<密码>"

      在此实例中,

      密码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加密密码。

      : 要获取加密密码,请运行以下命令:
      pvconfig -en <密码>
      在此实例中,密码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解密密码。

    3. ovconfchg -ns pvcd.dml -set ConnectionString "DSN=Vertica;SERVERNAME=<IP 地址>;PORT=<端口号>;"

      在此实例中,

      IP 地址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 IP 地址

      端口号是远程 HPE Vertica 实例的端口号。

  7. 依次运行以下命令在 HPE Cloud Optimizer 系统上创建数据库架构:

    • /opt/OV/bin/pvsql -f /opt/OV/newconfig/OVPM/vertica/CreateTables_Vertica.sql
    • /opt/OV/bin/pvsql -f /opt/OV/newconfig/OVPM/vertica/DummyData_Vertica.sql

    • /opt/OV/bin/pvsql -f /opt/OV/newconfig/DataDir/conf/PV/Model/DMLMetaMetaSchema
    • /opt/OV/bin/pvsql -f /var/opt/perf/syspulse/scripts/createtable.sql
    • /opt/OV/bin/pvsql -f /opt/OV/newconfig/OVPM/vertica/Create_Custom_Projections.sql

  8. 运行以下命令启动 HPE Cloud Optimizer 进程:

    • /opt/OV/bin/pvconfig –um

    • /opt/OV/bin/ovc –start

 

配置与 Tomcat 服务器的安全通信

默认情况下已为 HPE Cloud Optimizer 启用 HTTPS 协议。HTTPS 的默认端口号为 8444。要以安全模式访问 HPE Cloud Optimizer,请使用以下 URL:

https://<系统名称>:8444/PV

还可以更改 HTTPS 通信的默认端口设置。

 

更改端口设置:

用于访问 HPE Cloud Optimizer 的默认 HTTPS 端口号为 8444。所有客户端系统都有权连接到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要更改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请执行以下步骤:

  1. 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以下命令,检查要使用的端口号是否可用:

    cd <bin 目录>

    ovtomcatbctl -checkport <端口号>

    将显示一条消息,指示该端口是可用还是正在使用中。例如,如果检查的是端口号 8444 的可用性,并且该端口号可用,则将显示消息“端口号 8444 未在使用中”。如果端口号 8444 不可用,将显示一条消息,指示该端口号正由其他程序或服务使用。

  2. 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以下命令,停止 HPE Cloud Optimizer:

    pv stop

  3. 要更改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的 https 端口号,请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以下命令:

    cd <bin 目录>

    ovconfchg -ns NONOV.TomcatB -set HTTPPort <端口号>

    ovconfchg -ns NONOV.TomcatB -set HTTPSPort <端口号>

  4. 通过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以下命令启动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

    pv start

将 SSL 或 HTTPS 与 Tomcat Web 服务器结合使用

要将 SSL 或 HTTPS 协议与 Tomcat Web 服务器结合使用,需要在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后获取 Tomcat 的服务器证书。在以下场景中可以替换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后获取的证书:

  • 使用 HTTPS 协议连接到 HPE Cloud Optimizer 时,将对证书和系统名称进行比较,以确保名称匹配。如果名称不相似,则大多数浏览器将向用户发出警报,以便他们决定是要继续连接,还是取消连接。如果 HTTPS 用户使用的名称与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使用的名称不同,则必须获取不同的证书。

  • 如果要填写 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期间留空的证书字段,则可能需要获取新的证书。证书包含提供证书颁发者等信息的多个字段,以及对证书所提供安全性做出保证的其他字段。HPE Cloud Optimizer 安装证书会将大多数字段留空。

  • 如果要更改默认证书密码以避免未经授权的更改,则必须替换现有证书。

要替换 Tomcat SSL 证书,请执行以下步骤:

  1. 通过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以下命令,删除现有证书:

    keytool -delete -alias ovtomcatb -keystore /var/opt/OV/certificates/tomcat/b/tomcat.keystore

    Linux 上的 keytool 路径为 /opt/OV/nonOV/jre/b/bin

    : 用于删除证书的密码是 changeit。
  2. 重新启动 HPE Cloud Optimizer

  3. 创建新的证书。要新建证书,请通过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以下命令来运行 Keytool:

    keytool -genkey -alias ovtomcatb -keyalg RSA -keystore /var/opt/OV/certificates/tomcat/b/tomcat.keystore

  4. 重新启动 HPE Cloud Optimizer

 

添加在非默认端口上运行的 vCenter 服务器

vCenter 服务器系统需要使用端口 443 从 vSphere 和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 客户端建立连接。默认情况下,HPE Cloud Optimizer 3.00 的 vCenter 收集器使用端口 443 从 vCenter 服务器收集数据。如果您环境中的此默认端口 443 因任何原因而被重新配置,则建议使用 iptables 路由通信。

HPE Cloud Optimizer 3.00 安装期间,为每个目标运行 iptables 命令,并设置端口转发规则。

请执行以下步骤:

  1. 以根用户身份登录。

  2. 运行以下命令:

    iptables -t nat -A OUTPUT -p tcp -m tcp -d <目标 vcenter ip> --dport 443 - j DNAT --to-destination <目标 vcenter ip>:<目标端口>

    在此实例中,<目标 vcenter ip> 是目标 vCenter 的 IP 地址,<目标端口> 是目标的端口号。

疑难解答

使用 HPE Cloud Optimizer 命令

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之后,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通过命令提示符管理 HPE Cloud Optimizer 工作区。

<bin 目录>/pv <选项>

您可以将 <选项> 替换为以下任何变量:

  • status - 检查 HPE Cloud Optimizer 状态。

  • start - 启动 HPE Cloud Optimizer

    运行“pv start”命令时,将启动所有使用 OvTomcatB 的应用程序。

  • stop - 停止 HPE Cloud Optimizer

    运行“pv stop”命令时,将停止所有使用 OvTomcatB 的应用程序。

  • restart - 停止 HPE Cloud Optimizer,然后再启动。

  • trace on - 开始生成详细的跟踪文件。

  • trace off - 停止生成详细的跟踪文件。

  • version - 显示系统中安装的 HPE Cloud Optimizer 版本。

使用 HPE Cloud Optimizer 许可证

安装 HPE Cloud Optimizer 后,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购买合适的许可证。这些许可证允许您访问产品的所有功能。要购买各自的许可证,请单击“您拥有评估许可证/您拥有社区许可证”。“单击以购买许可证”链接。该链接导航到“购买许可证”页。在“联系我”选项卡中输入详细信息,然后单击“提交”。确保已在浏览器中配置电子邮件客户端。

要访问 HPE Cloud Optimizer 用户界面上的“许可证”选项:

  1. 登录到 HPE Cloud Optimizer 用户界面。
  2. 单击“设置”图标。

    将显示“设置”页面。

  3. 在“设置”页面中,单击“许可证”选项。

    将显示“许可证”页面。

“许可证”页面提供有关 HPE Cloud Optimizer 许可证的信息。还可以使用此选项卡来开始使用评估许可证以及导入 HPE Cloud Optimizer 许可证。

: 如果在使用社区许可证的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上安装快速许可证,则快速许可证将覆盖社区许可证。如果要保留社区许可证,请创建一个单独的 HPE Cloud Optimizer 服务器来安装快速许可证。有关许可证之间的差异以及可用功能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许可证类型”。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附带的 RPM

HPE Cloud Optimizer Virtual Appliance 附带的 RPM 如下:

  • setup-2.8.14-20.el6.noarch
  • basesystem-10.0-4.el6.noarch
  • tzdata-2012j-1.el6.noarch
  • glibc-common-2.12-1.107.el6.x86_64
  • ncurses-libs-5.7-3.20090208.el6.x86_64
  • libattr-2.4.44-7.el6.x86_64
  • zlib-1.2.3-29.el6.x86_64
  • audit-libs-2.2-2.el6.x86_64

  • popt-1.13-7.el6.x86_64
  • db4-4.7.25-17.el6.x86_64
  • nspr-4.9.2-1.el6.x86_64
  • bzip2-libs-1.0.5-7.el6_0.x86_64
  • libselinux-2.0.94-5.3.el6.x86_64

  • sed-4.2.1-10.el6.x86_64
  • glib2-2.22.5-7.el6.x86_64
  • gawk-3.1.7-10.el6.x86_64
  • sqlite-3.6.20-1.el6.x86_64
  • libxml2-2.7.6-8.el6_3.4.x86_64
  • libstdc4.4.7-3.el6.x86_64
  • dbus-libs-1.2.24-7.el6_3.x86_64
  • grep-2.6.3-3.el6.x86_64
  • findutils-4.4.2-6.el6.x86_64
  • cyrus-sasl-lib-2.1.23-13.el6_3.1.x86_64
  • libblkid-2.17.2-12.9.el6.x86_64
  • keyutils-libs-1.4-4.el6.x86_64
  • libgssglue-0.1-11.el6.x86_64
  • libgpg-error-1.7-4.el6.x86_64

  • vim-minimal-7.2.411-1.8.el6.x86_64
  • checkpolicy-2.0.22-1.el6.x86_64
  • sysvinit-tools-2.87-4.dsf.el6.x86_64
  • perl-Pod-Escapes-1.04-129.el6.x86_64
  • perl-Module-Pluggable-3.90-129.el6.x86_64
  • perl-libs-5.10.1-129.el6.x86_64
  • pth-2.0.7-9.3.el6.x86_64
  • keyutils-1.4-4.el6.x86_64
  • grubby-7.0.15-3.el6.x86_64
  • upstart-0.6.5-12.el6.x86_64
  • libusb-0.1.12-23.el6.x86_64
  • nss-softokn-3.12.9-11.el6.x86_64
  • xz-lzma-compat-4.999.9-0.3.beta.20091007git.el6.x86_64
  • MAKEDEV-3.24-6.el6.x86_64
  • net-tools-1.60-110.el6_2.x86_64

  • tar-1.23-11.el6.x86_64
  • pinentry-0.7.6-6.el6.x86_64
  • e2fsprogs-libs-1.41.12-14.el6.x86_64
  • which-2.19-6.el6.x86_64
  • diffutils-2.8.1-28.el6.x86_64
  • dash-0.5.5.1-4.el6.x86_64
  • groff-1.18.1.4-21.el6.x86_64
  • coreutils-libs-8.4-19.el6.x86_64
  • cracklib-2.8.16-4.el6.x86_64
  • coreutils-8.4-19.el6.x86_64
  • module-init-tools-3.9-21.el6.x86_64
  • redhat-logos-60.0.14-12.el6.centos.noarch
  • libpciaccess-0.13.1-2.el6.x86_64
  • rpcbind-0.2.0-11.el6.x86_64
  • nss-3.14.0.0-12.el6.x86_64
  • nss-tools-3.14.0.0-12.el6.x86_64
  • libuser-0.56.13-5.el6.x86_64
  • pciutils-libs-3.1.10-2.el6.x86_64
  • mingetty-1.08-5.el6.x86_64
  • ustr-1.0.4-9.1.el6.x86_64
  • libffi-3.0.5-3.2.el6.x86_64
  • newt-0.52.11-3.el6.x86_64
  • ca-certificates-2010.63-3.el6_1.5.noarch
  • python-libs-2.6.6-36.el6.x86_64
  • libssh2-1.4.2-1.el6.x86_64
  • curl-7.19.7-35.el6.x86_64

  • rpm-4.8.0-32.el6.x86_64
  • python-pycurl-7.19.0-8.el6.x86_64
  • gnupg2-2.0.14-4.el6.x86_64
  • pygpgme-0.1-18.20090824bzr68.el6.x86_64
  • yum-metadata-parser-1.1.2-16.el6.x86_64
  • yum-plugin-fastestmirror-1.1.30-14.el6.noarch
  • bind-libs-9.8.2-0.17.rc1.el6.x86_64
  • fipscheck-lib-1.2.0-7.el6.x86_64
  • kbd-misc-1.15-11.el6.noarch
  • policycoreutils-2.0.83-19.30.el6.x86_64
  • iproute-2.6.32-23.el6.x86_64
  • util-linux-ng-2.17.2-12.9.el6.x86_64
  • udev-147-2.46.el6.x86_64
  • plymouth-0.8.3-27.el6.centos.x86_64
  • dracut-004-303.el6.noarch
  • rsyslog-5.8.10-6.el6.x86_64
  • cyrus-sasl-2.1.23-13.el6_3.1.x86_64
  • cronie-anacron-1.4.4-7.el6.x86_64
  • crontabs-1.10-33.el6.noarch
  • nfs-utils-1.2.3-36.el6.x86_64
  • selinux-policy-3.7.19-195.el6.noarch
  • kernel-firmware-2.6.32-358.el6.noarch
  • dhclient-4.1.1-34.P1.el6.centos.x86_64
  • system-config-firewall-base-1.2.27-5.el6.noarch
  • bfa-firmware-3.0.3.1-1.el6.noarch
  • iwl100-firmware-39.31.5.1-1.el6.noarch
  • b43-openfwwf-5.2-4.el6.noarch
  • aic94xx-firmware-30-2.el6.noarch
  • iwl1000-firmware-39.31.5.1-1.el6.noarch
  • authconfig-6.1.12-13.el6.x86_64
  • gettext-0.17-16.el6.x86_64
  • grub-0.97-81.el6.x86_64
  • wget-1.12-1.8.el6.x86_64
  • passwd-0.77-4.el6_2.2.x86_64
  • audit-2.2-2.el6.x86_64
  • acl-2.2.49-6.el6.x86_64
  • ql2400-firmware-5.08.00-1.el6.noarch
  • ql2100-firmware-1.19.38-3.1.el6.noarch
  • libertas-usb8388-firmware-5.110.22.p23-3.1.el6.noarch
  • ql2500-firmware-5.08.00-1.el6.noarch
  • zd1211-firmware-1.4-4.el6.noarch
  • rt61pci-firmware-1.2-7.el6.noarch
  • ql2200-firmware-2.02.08-3.1.el6.noarch
  • ipw2100-firmware-1.3-11.el6.noarch

  • ipw2200-firmware-3.1-4.el6.noarch
  • vmware-studio-vami-tools-2.6.0.0-631426.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base-2.6.0.0-631426.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system-2.6.0.0-0.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system-2.6.0.0-0.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system-2.6.0.0-0.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oaconfig-1.0.0.0-0.x86_64
  • vmware-studio-appliance-config-2.6.0.0-130820235403.noarch
  • vmware-studio-vami-login-2.6.0.0-631426.x86_64
  • libgcc-4.4.7-3.el6.x86_64

  • filesystem-2.4.30-3.el6.x86_64

  • ncurses-base-5.7-3.20090208.el6.x86_64
  • nss-softokn-freebl-3.12.9-11.el6.x86_64
  • glibc-2.12-1.107.el6.x86_64
  • bash-4.1.2-14.el6.x86_64
  • libcap-2.16-5.5.el6.x86_64
  • info-4.13a-8.el6.x86_64

  • libcom_err-1.41.12-14.el6.x86_64
  • chkconfig-1.3.49.3-2.el6.x86_64
  • libacl-2.2.49-6.el6.x86_64
  • nss-util-3.14.0.0-2.el6.x86_64
  • libsepol-2.0.41-4.el6.x86_64
  • shadow-utils-4.1.4.2-13.el6.x86_64
  • gamin-0.1.10-9.el6.x86_64
  • readline-6.0-4.el6.x86_64
  • xz-libs-4.999.9-0.3.beta.20091007git.el6.x86_64
  • libidn-1.18-2.el6.x86_64
  • file-libs-5.04-15.el6.x86_64

  • tcp_wrappers-libs-7.6-57.el6.x86_64
  • pcre-7.8-6.el6.x86_64
  • lua-5.1.4-4.1.el6.x86_64
  • bzip2-1.0.5-7.el6_0.x86_64
  • libuuid-2.17.2-12.9.el6.x86_64
  • expat-2.0.1-11.el6_2.x86_64
  • krb5-libs-1.10.3-10.el6.x86_64
  • elfutils-libelf-0.152-1.el6.x86_64
  • libtirpc-0.2.1-5.el6.x86_64
  • libselinux-utils-2.0.94-5.3.el6.x86_64
  • cpio-2.10-11.el6_3.x86_64
  • gdbm-1.8.0-36.el6.x86_64
  • perl-version-0.77-129.el6.x86_64
  • perl-Pod-Simple-3.13-129.el6.x86_64
  • perl-5.10.1-129.el6.x86_64
  • libgcrypt-1.4.5-9.el6_2.2.x86_64
  • dbus-glib-0.86-5.el6.x86_64
  • libnih-1.0.1-7.el6.x86_64
  • gmp-4.3.1-7.el6_2.2.x86_64
  • file-5.04-15.el6.x86_64

  • xz-4.999.9-0.3.beta.20091007git.el6.x86_64
  • libutempter-1.1.5-4.1.el6.x86_64
  • procps-3.2.8-25.el6.x86_64
  • psmisc-22.6-15.el6_0.1.x86_64

  • db4-utils-4.7.25-17.el6.x86_64
  • libss-1.41.12-14.el6.x86_64
  • m4-1.4.13-5.el6.x86_64
  • libgomp-4.4.7-3.el6.x86_64
  • binutils-2.20.51.0.2-5.36.el6.x86_64
  • ncurses-5.7-3.20090208.el6.x86_64
  • less-436-10.el6.x86_64
  • gzip-1.3.12-18.el6.x86_64
  • cracklib-dicts-2.8.16-4.el6.x86_64
  • pam-1.1.1-13.el6.x86_64
  • hwdata-0.233-7.9.el6.noarch
  • plymouth-scripts-0.8.3-27.el6.centos.x86_64
  • cvs-1.11.23-15.el6.x86_64
  • logrotate-3.7.8-16.el6.x86_64
  • nss-sysinit-3.14.0.0-12.el6.x86_64

  • openldap-2.4.23-31.el6.x86_64
  • libcap-ng-0.6.4-3.el6_0.1.x86_64
  • ethtool-3.5-1.el6.x86_64

  • libevent-1.4.13-4.el6.x86_64

  • libsemanage-2.0.43-4.2.el6.x86_64
  • slang-2.2.1-1.el6.x86_64

  • plymouth-core-libs-0.8.3-27.el6.centos.x86_64
  • openssl-1.0.0-27.el6.x86_64
  • python-2.6.6-36.el6.x86_64
  • libcurl-7.19.7-35.el6.x86_64
  • rpm-libs-4.8.0-32.el6.x86_64
  • rpm-python-4.8.0-32.el6.x86_64
  • python-urlgrabber-3.9.1-8.el6.noarch
  • gpgme-1.1.8-3.el6.x86_64
  • newt-python-0.52.11-3.el6.x86_64
  • python-iniparse-0.3.1-2.1.el6.noarch
  • yum-3.2.29-40.el6.centos.noarch
  • mysql-libs-5.1.66-2.el6_3.x86_64
  • fipscheck-1.2.0-7.el6.x86_64

  • centos-release-6-4.el6.centos.10.x86_64
  • iptables-1.4.7-9.el6.x86_64
  • iputils-20071127-16.el6.x86_64
  • initscripts-9.03.38-1.el6.centos.x86_64
  • libdrm-2.4.39-1.el6.x86_64
  • kbd-1.15-11.el6.x86_64
  • dracut-kernel-004-303.el6.noarch
  • openssh-5.3p1-84.1.el6.x86_64
  • postfix-2.6.6-2.2.el6_1.x86_64
  • cronie-1.4.4-7.el6.x86_64
  • nfs-utils-lib-1.1.5-6.el6.x86_64
  • iptables-ipv6-1.4.7-9.el6.x86_64
  • dhcp-common-4.1.1-34.P1.el6.centos.x86_64
  • kernel-2.6.32-358.el6.x86_64
  • selinux-policy-targeted-3.7.19-195.el6.noarch
  • openssh-server-5.3p1-84.1.el6.x86_64
  • iwl5150-firmware-8.24.2.2-1.el6.noarch
  • iwl6050-firmware-41.28.5.1-2.el6.noarch
  • iwl6000g2a-firmware-17.168.5.3-1.el6.noarch

  • iwl6000-firmware-9.221.4.1-1.el6.noarch
  • bind-utils-9.8.2-0.17.rc1.el6.x86_64
  • man-1.6f-32.el6.x86_64

  • libxml2-python-2.7.6-8.el6_3.4.x86_64
  • gdb-7.2-60.el6.x86_64
  • efibootmgr-0.5.4-10.el6.x86_64
  • sudo-1.8.6p3-7.el6.x86_64
  • e2fsprogs-1.41.12-14.el6.x86_64
  • attr-2.4.44-7.el6.x86_64

  • iwl5000-firmware-8.83.5.1_1-1.el6_1.1.noarch
  • ivtv-firmware-20080701-20.2.noarch
  • xorg-x11-drv-ati-firmware-6.99.99-1.el6.noarch
  • atmel-firmware-1.3-7.el6.noarch
  • iwl4965-firmware-228.61.2.24-2.1.el6.noarch
  • iwl3945-firmware-15.32.2.9-4.el6.noarch
  • rt73usb-firmware-1.8-7.el6.noarch
  • ql23xx-firmware-3.03.27-3.1.el6.noarch
  • rootfiles-8.1-6.1.el6.noarch
  • vmware-studio-init-2.6.0.0-130820235404.noarch
  • vmware-studio-vami-cimom-2.6.0.0-631426.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core-2.6.0.0-0.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network-2.6.0.0-0.x86_64
  • vmware-studio-vami-service-update-2.6.0.0-0.x86_64
  • vmware-studio-vami-lighttpd-2.6.0.0-631426.x86_64

验证升级

可通过执行以下任一操作验证是否升级到 HPE Cloud Optimizer 版本 3.00:

  • HPE Cloud Optimizer 界面中,转到“帮助”图标并单击“关于 HPE Cloud Optimizer”。此时将显示包含版本信息的对话框。
  • 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以下命令验证版本:

pv version

备注: 升级后,建议使用以下命令检查 HPE Cloud Optimizer 进程的状态:

/opt/OV/bin/ovc

如果有任何进程未在运行,则运行以下命令重新启动进程:

pv restart

© Copyright 2015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